今午在銅鑼灣食了碗吞拿魚拉麵,好味嗎?好味。但總感到欠點甚麼的。
終於想到,是生命。在日本食店內總感到冷冷的,店員是有笑容,是有禮貌,食物是美味,冇人搭檯,每人都有自己的空間。但總是欠了一種生氣、生命力。
記得不久前在深水埗劉森記食撈麵,店舖當然細好多,只有幾張檯,不相識的都坐在一起。阿姐當然沒那麼後生,沒有整齊制服,沒有「標準」的禮貌。但就是有一種生命。
大家隨意的交談,沒有標準的答案,只有真心的一句。食客出入要互相讓位,一句「吾該」、一句「慢慢」,這就是生命。入門時沒有大聲的歡迎,離去時沒有整齊的多謝。但你知道阿姐每一句都真係用心和你說的,不是在背對白。(鬧你那句特別真心)
在茶餐廳的下午茶、麵店的撈麵食起來令人感到舒服,可以放輕鬆。就連街邊雪糕車的軟雪糕都比坐在雪糕店食的那些好味。我就是喜歡那種隨意,那就是生命。